close

冷製法 (Cold Process)

   以氫氧化鈉混合油脂、水所製作成的皂就是一般所稱的「冷製皂」或「CP皂」。冷製皂成品至少需放置三星期以上,等鹼度下降成熟後方能使用。

  成皂原理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化學式來表示:油脂+水+氫氧化鈉→皂+甘油。從這個化學式中可以瞭解 水和油脂、氫氧化鈉是製皂的原料,只要氫氧化鈉秤量正確,能夠與油脂完全反應,完成後的成品就是皂+甘油,而沒有氫氧化鈉的存在了!
  以下是手工皂的製作流程Step-by-step:

 

 

1.製作鹼水。

將氫氧化鈉加到水裡,輕輕攪拌混合,並放入溫度計測量,目標50~60℃。

2.混合油脂。

將配方中的所有油脂混合。
(不含*Superfatting「加油」用的油脂唷!)
 

3.加熱、溶化油脂。

將油脂稍微加熱,到固態油脂完全溶化為止,目標50~60℃(小火加熱)。

4.混合鹼水與油脂。

將鹼水加入油脂裡。
 

5.攪拌。

用攪拌器持續攪拌20分鐘,注意勿使皂液四處飛濺。
 

6.休息再攪拌。

20分鐘後,可以休息10分鐘再攪拌一下,再休息10分鐘後再攪拌一下。
 

7.攪拌至Trace(濃稠狀)。

直到皂液變得像美奶滋般濃稠,攪拌器劃過表面會留下明顯的痕跡為止,此狀態稱為「Trace」。
 

8.加入添加物。

添加物及「Superfatting加油」用油脂在此時加入。

9.入模。

可使用牛奶盒、布丁盒、豆腐盒等,可在入模前先塗上一層油脂或凡士林,會較容易脫模。

10.保溫。

也可使用大毛巾或舊衣服,可使成品較細緻。
 

11.脫模。

待皂液凝固、變硬後,即可脫模。脫模時機視配方不同而有所差異,一般等待24小時以上比較妥當。
 

12.切塊。

注意切塊時仍需戴手套,也可等成熟後再切,只是會比較硬。


Superfatting(超脂):多加入一定百分比的油脂,使成品較為滋潤的方式稱為「超脂」(Superfatting)。 超脂有兩種成法,一種是「減鹼」及「加油」。減鹼是在計算配方時,先扣除5%~10%的鹼量,使皂化後仍有少許油脂未與鹼作用而留下,藉以達到使成品較不 乾澀的效果。一般來說,減鹼越多成品的pH值越低,也越滋潤,但隨著減鹼量的越多,做出來的皂,熟成之後越容易出油酸敗。

  「加油」是以正常比例製作,直到皂液Trace(呈濃稠狀)後再加入5%的油脂,由於比例不高且先前的皂化已經完成,加入油脂的步驟並不會對皂化過程有其他影響,而這些後來添加的油脂,因為沒有多餘的鹼可以作用,所以油脂本身的特質和功效也比較容易被保留在皂裡,達到想要的效果。

●  成熟期(Cure Stage)

  依配方不同,成熟期的長短也有所差異,有些2週即可,有些需要6週,總之在使用前先以pH試紙測試,在7~9之間即可安心使用。

●果凍效應(Gel Stage)

  皂液入模後還會持續皂化反應,皂液溫度升高,模型中的皂會從中心形成透明的大圈圈,一直擴散到外圍,整塊皂感覺就像果凍一樣,稱為果凍效應,這是皂化過程中的合理自然現象,尤其是又特別做了保溫動作(像蓋毯子、放在保麗龍盒裡等),會更容易發生。

  發生果凍效應的手工皂比沒有發生效應的皂細緻,所以別介意那圈半透明的感覺,通常放置3個月以上或更久,色差會變得比較不明顯,甚至會消失。

●模子   *一定要等到硬了再脫模唷!


.將牛奶盒横切會比直放好脫模,再綁上繩子以防外擴,當然也可以利用其它現成形狀的模子。


.割開也不失為脫模的好方法。


.保溫盒可以重覆使用,也好脫模。

  
.洋芋片筒可做成圓型皂,也可以撕開脫模。

 

轉引自: http://lisa-web.myweb.hinet.net/new_page_3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woHappyHands 的頭像
    TwoHappyHands

    TwoHappyHands的手工記錄:

    TwoHappyHan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